投稿一覽 > 討論內容
李向榮
日期:2005/10/27 09:34
留言者:發達
電郵:ccf_tse@yahool.com.sg

本人想知道有关李向榮生平和他的作品资料,希望有曲友能提供。

修正或封鎖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回上一頁

Re: 李向榮 ( No.196 )
日期:2007/11/12 23:38
留言者:guan

"老三

怎麼最下的這張海報,標題與內文的文字方向是相反的如此特別?真少見!"

冇问题噃,全部都系从左读到右,11月21日前,都系"盈月秋宵今待期"呀!到演唱会开始才是"期待今宵秋月盈"呢!

(微笑)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197 )
日期:2007/11/13 02:38
留言者:老三
電郵:tamcomhk@yahoo.com.hk

關兄,你咁樣解釋法,算唔算左右都打橫泥講呢?嗄?? (大笑) (大笑) (大笑)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198 )
日期:2007/11/15 01:33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199 )
日期:2007/11/15 01:34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0 )
日期:2007/11/15 01:36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1 )
日期:2007/11/15 01:38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2 )
日期:2007/11/15 01:39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3 )
日期:2007/11/15 01:40
留言者: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期待今宵秋月盈》 ( No.204 )
日期:2007/11/15 21:24
留言者:

以上 Nos 199-203 (共六頁) 是演唱會的場刊,先睹為快!

感謝 JOEJOE 大大代貼! (喜悅) (喜悅) (喜悅)

最可惜的是 No 190 的 演唱會的門票,
老三 兄,一個位得一張,您去唔到,其他的 CD、曲譜、海報、、可以幫您買返來,
但 門票無得攞多一張 ...... (表情6) (表情6)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5 )
日期:2007/11/15 22:31
留言者:老三
電郵:tamcomhk@yahoo.com.hk

門票?散場時應該執到一張半張卦,朝雲。 (大笑) (大笑) (大笑)


幫我買齊、執齊兩全套啦..........唔該! (表情11)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6 )
日期:2007/11/15 23:35
留言者:香蕉駙馬

朝雲,

想一次過螺晒咁多野? 難囉! 想要 CD, 下個月去多次馬交啦! (歡笑)

修正或刪除

Re: 李向榮 ( No.207 )
日期:2007/11/19 05:07
留言者:楓林月

紀念李向榮前輩的"期待今宵秋月盈"演唱會于本月21日在濠江公演. 這眾星群集向豉味歌王致敬的盛會得以圓成; 端賴沈秉和兄數月來出錢出力奔走, 帶給港澳曲迷稀有的視聽之福. 蒙楓城社區及電台聞人鄺華基兄邀約, 在下剛於今期的多倫多〔演藝双月刊〕發表了〈細析李向榮「豉味」三曲兼探「粵曲味」〉的首篇, 現把蕪文轉貼如下, 正是書生人情紙一張, 聊備一格替大洋彼岸的朋友敲敲邊鼓助興, 踵其事而增華; 也算是斂飭衣冠, 向李前輩肅恭為禮.

******************************************************************************
細析李向榮「豉味」三曲 (兼探「粵曲味」) - 楓林月


(一) 引言

孤芳餘韻堪回首 冷香深院獨留聲 - 懷念豉味腔鼻祖李向榮

愛好風腔的曲友莫不為《山伯臨終》迷醉. 陳笑風初錄該曲時正當盛年,音色清亮舒平如貫珠扣玉;運腔細膩圓滑如輕撫絲緞;演譯洗練大方、溫文爾雅,難怪四十年來無數歌迷為此曲傾倒,真是百聽不厭,而善唱者亦競相模倣,尊為範本. 但鮮有人知道此名曲實先有原胚--那就是由李向榮自編、自撰、自度腔和自唱的《雲雨巫山枉斷腸》! 粵曲界有識之士咸認為《山伯臨終》無論曲式、曲牌次序和唱腔均脫胎自《雲雨巫山枉斷腸》,白腔名家冼幹持早在六十年代初已曾為文指出两曲的本末關係. 可惜自李公謝世、四十年來《雲雨巫山枉斷腸》一曲竟如明珠暗投,少有人一顧! 李向榮其名、其曲只在知音間流傳,彷彿寒夜孤檠,一豆熒熒未滅而矣. 阮兆輝曾對李向榮三首獨唱曲有”件件皆精品!” 的推崇,獨惜李氏替粵曲開創新風的成就從未獲應得的表彰,有心人每言及均為之黯然. 粵曲界名宿如盧家幟、李銳祖、呂大呂、張法剛及陳仲琰等每論及此都莫不引以為憾. 近日澳門會家沈秉和為推介李向榮的「豉味腔」出了很多力,既在粵曲論壇主講”李向榮和「豉味腔」”專題,又出版記念唱片集和籌策”豉味演唱會”等,希望這一連串推廣行動能再把這顆南粵明珠細細揩拭,讓千萬粵曲知音重睹它的耀眼光華.

《雲雨》起曲是两句〔打引詩白〕: "多情自古空餘恨,雲雨巫山枉斷腸". 李向榮在唸完"雲雨巫山"四字之後, 忽轉〔反線腔〕唱出"枉斷腸"三字,最後把一個"腸"字清楚利落歸韻之後才開始拉腔”,而拉腔的前半段更是先高揚後急墜,把聽者的心情像扯鈴一樣拋上摔下. 他在前半段拉腔完結時微微一頓,然後才唱"合乙尺上乙"收結,音調悲哀婉轉, 更充滿難以排抑的落寞. 只短短十四個字的两句開塲詩白,便牢牢套緊了聽者的注意力,使人神思恍惚,意盪魂搖. 單凴此一獨創專腔,李向榮已配享祀於粵曲堂殿了! 《山伯臨終》起曲的〔打引詩白〕:"人世無緣同到老,樓台一別兩吞聲",聲腔和《雲雨》這两句詩白幾乎像同出一口. 再如: 《雲雨》的〔中板〕有一句極具特色的唱詞: "我同佢聚首已三年",李向榮把這句唱成: "我同佢,我同佢聚首已三年",在清唱完第一個"我同佢"之後停一拍,跟着才無奈地再吐出整句: "我同佢聚首已三年",真是欲語還休也. 《山伯臨終》的〔中板〕在對應一節的唱法也是蕭規曹隨, 有"這繡帕,這繡帕贈別在樓臺"一句. 連《雲雨》〔二流〕一段的: "想想想,我愈想愈淒涼---",也移植到《山伯臨終》〔二流〕堶悸: "罵罵罵,罵天心無公正---";"恨恨恨,恨人間太不平---".

但話說回頭,《雲雨巫山枉斷腸》和《山伯臨終》两曲除了曲式、曲牌次序和唱腔極為相似之外,两位前輩的演譯方法、發聲技巧和腔口特色卻又明顯不同,两曲可說是各有千秋. 李向榮的「豉味腔」和陳少風的「風腔」、两者特徵很不同,李向榮發音厚實;顱腔共鳴共振强烈;咬字結實如舂米臼;歸韵則欲斷不斷,似連非連,在最弱音仍可清淅聽到字腹和尾. 而陳笑風則音色舒平柔和,口腔及胸腔共鳴寬鬆優美,氣度儒雅爽朗;咬字時字頭清亮,腹、尾一氣呵成,束勁內斂,論平喉的成熟靚麗,少出其右. 两人都很常在拉腔中轉發口,轉折不着痕跡. 李向榮唱曲偏重問字取腔,避免用”呀”、”哎”等助音,戲棚味極淡,雖然他行腔運氣有白駒榮影子,但又滲和了歌伶地水的根柢,廣風粵韻極濃. 這處用了「戲棚味」一詞,是相對於「歌壇味」而言. 前輩的唱家的顱腔共鳴區偏向前額眉間, 發聲時鼻咽▲〞漲晹袟繸i,傳聲窄密集束, 適合在無擴音設備的條件下把聲言遠投, 也很可能是古腔粵曲中”高腔/廣腔”和”秦腔梆子”的餘緒,大部份由古腔過渡至白話期間成名的藝人,如 : 白駒榮、白玉堂甚至新馬師曾等都有共同特徵,因為溯源至露天戲{棚,故謂之「戲棚味」. 但李向榮的發聲方式郤在這點和前述諸位有異,特別是發開口鼻言”n”及閉口鼻音”m”時的差別最為明顯. 李向榮是盡可能放鬆鼻咽▲〞漲晹,方便音波在齒間和鼻竇中共鳴振盪, 發出豉味腔令人沉酣的特有音色. 這樣做, 難免弱化了古代戲棚演出時需要的滲透力, 但他不是追求音色清亮及穿透力、而是着重於聲音質樸內斂的美感,這是粵曲歌壇為追求深幽渺邈情感而發展出來的技巧,故此稱之為「歌壇味」. 這種「歌壇味」在粵劇舞臺上郤不易找到適當塲合來運用,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两種歌風在歷史過程中不斷交叉影响,互相揉合,可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粵劇紅伶如白駒榮、新馬師曾、陳笑風和阮兆輝等,在演釋某類牌子和曲目時,歌壇味亦是極為濃烈的. 而李向榮在和譚月卿合唱《緊縛玉郎心》時,郤又純取「戲棚味」了. 李向榮演唱《雲雨巫山枉斷腸》《離鸞秋怨》和《敲碎別離心》三曲時,以靠近男聲語音範圍的降B定調(音值與陽平聲字占多數的廣東話接近). 這種低音唱法有利發揮廣府話特有的優美醉人音質. 當平喉用最自然暢順的真聲歌唱時,便能解放滑腔和共鳴的樽頸,強調了粵語音韻,特別是開口和閉口鼻音(n, m)的優美特徵. 所以李向榮以降B為三曲定調是有目的的主動選擇,並非受體質和嗓子牽制而被動地降調.

前面提起「腔口」,便牽觸到另一個話題. 粵曲愛好者對「腔」一詞耳熟能詳,但若深究「腔」的含意,卻又似乎糾結纏繞,牽扯不清,因為「腔」一字所覆蓋的含意實在太廣泛了. 「腔」可以是指利用不同「旋律」來處理某個板腔體(梆黃)曲牌,例如:「基礎腔」、「平腔」、「滑腔」等術語; 亦可以等同「腔口」一詞, 用來概括評價一個唱口的氣份、口箝、吐字、技巧、音色、和表情等; 但有時又等於「喉」--即表示不同行當的唱法, 例如「大喉」就是「霸腔」; 又可能是傳統曲目的專腔名稱,例如: 「祭塔腔」、「教子腔」、「燕子樓腔」、「困曹腔/迴龍腔」等等; 而「古腔」的意思卻是以戲棚官話來演唱原始粵曲了; 「腔」又可以是專指某些名家流派的唱法持徵和風格,例如: 「薛腔」、「蝦腔」、「星腔」、「女腔」等. 本文的大題是: “細析李向榮「豉味」三曲 (兼探「粵曲味」)”,所謂「豉味」就是代表李向榮唱法持徵和風格的「豉味腔」. 由此種種舉例,可見「腔」之一字,是用得太濫了,以至詞義變得很游移和不明確.

用「豉味」來描述一個名腔似乎費解,不明原因者乍聽這個形容詞、很可能有唐突斯文的聯想,因為用豉跡醬味來讚美一種藝術實在稀奇. 李向榮集編、撰、度、唱於一身,而且他傳世三首獨唱曲--《離鸞秋怨》《雲雨巫山枉斷腸》和《敲碎別離心》,創作原動力來自一段花落無痕的情債,是李向榮夫子自道,瀝血寫心曲. 當時李公斯人憔悴,惆悵春夢迷離,選腔用韻便不自覺地意纏念繞、黯然消魂,遣詞用字也很自然地流露出悲涼酸澀之情. 這種抑鬱悵惘,使人不辨悲喜的曲調,以李向榮沉雄厚重的音色、深邃迥旋的顱腔共鳴唱出來,曲味就像醇舊佳釀,入口着心,餘味黏喉貫鼻,聽者只覺六合茫然,頓失人間世. 這是李向榮風格迴異於其他名腔之處,聽其歌如清宵輾轉, 感覺滴漏穿心;又似陳酒薰香撲鼻,有中人即醉的魅力! 故佛山望族文誕嘉以: "十足十豉味雙蒸酒,嗒落有味"來盛讚李向榮的唱腔. 用廣東豉味雙蒸來形容吾粵獨有鄉韻,可算是最貼切的比興了.

-待續-

修正或刪除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回上一頁

主題 排列前端
姓名
你的電郵地址
現在心情 自定心情圖片網址 *心情圖片預覽表
留言密碼 (刪除或修改留言使用)
內容 (歡笑) (微笑) (大哭) (表情4) (大笑) (表情6) (表情7) (好!) (拍掌) (沉思) (表情11) (表情12) (表情13) (表情14) (表情15) (表情16) (表情17) (表情18) (表情19) (表情20) (表情21) (表情22) (表情23) (表情24) (表情25) (表情26) (表情27) (表情28) (表情29) (表情30) (表情31) (表情32) (表情33) (表情34) (表情35) (表情36) (表情37) (表情38) (表情39) (表情40) (表情41) (表情42) (喜悅) (滿意) (忍笑) (狂笑) (冷酷) (淺笑) (迷茫) (憂愁) (自傲) (驚訝) (大喊) (哭泣) (憤怒) (困惑) (蠱惑) (閉嘴)

   Cookie 保存


- 阿立粵曲天地 -
聲明
阿立粵曲天地(以下稱本網)所有留言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之立場,讀者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讀者若因信賴留言而招致任何損失,本網概不負責。 由於所有留言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或涉及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本網。本網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亦不可上載任何侵權文章,照片,曲詞,錄音及影片,敬請自律。 所有網內留言或文章,留言者均不可保留文章或留言的個人或非個人版權權利,惟他人如需在別處引述或登出,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