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覽 > 討論內容
問字取腔
日期:2005/12/23 09:46
留言者:亞嫻

(表情4)
我學習唱曲己三年,一向對問字取腔都不大了了。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文中論及有些字有一個聲母、韻腹及韻尾,如此則以韻腹來拉腔比較好。但是當我仔細聽錄音帶時,發覺有一些字,唱者會在最後一粒音以韻尾來收音的。例如:(十)這個字,是先出了(呀)來拉大部份的腔,到結尾的一粒音則是(呷)。到底是否先出聲母,拉音時以韻腹來拉腔,然後以韻尾來結束?請各高人指點。又請問有沒有什麼書對唱腔有介詔呢?

修正或封鎖

Page: [1] [2] [3] [4] [5] [6] [7] [8] < 回上一頁

Re: 問字取腔 ( No.15 )
日期:2006/01/22 14:36
留言者:Tim

ming兄

我聽過兩首用官話唱的粵曲: 夜困曹府 靚榮唱; 燕子樓 張瓊仙唱, 似乎都有不少「呀」,「咿」腔. 不知這兩首曲是否算是现代粤曲? 另外, 這满口「呀」,「咿」有何弊端? 遇到閉口字要拉腔, 又如何處理?

願聞其詳!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16 )
日期:2006/01/22 22:03
留言者:ming

小弟数天前所说现代粤曲呀咿满口,主要是引用了前辈潘贤达的说法。

按潘先生的说法,因粤语的入声字,没有尾音,需要拉腔只有用呀咿来音来连接,而古腔粤曲因没有入声字,可真正按照字音来拉腔。

另外。小弟顺道引述他对现代粤曲及古腔粤曲的评价,其中有不少见解值得深思:

旧派粤乐与新派之比较:

旧派用桂林话唱出,新派用广州土话唱出,故旧曲可问字取腔(北乐及全世界歌曲都是如此),而新派满口咿呀。
旧派有生、旦、老、大等各种歌喉,以表现各种角式;新派则只有平、子两种歌喉。
旧派有种种板面及过门,俾听者于聆歌之余,欣赏音乐,新派则略去全部过门。
旧派规律谨严,梆子二簧,界限分明;新派梆簧混合,且创出反线中板,禾虫滚花等新腔,又插入数白榄、时代曲、小曲、西曲等等。
旧派腔调虽少,而腔口变化甚多,差不多一曲有一曲之特腔;新曲随广州土话之平上去入唱出,运腔为四声所限,曲曲雷同,索然寡味,逼要插入小曲、西曲等,以增变化,弄到非驴非马。
旧派板节紧凑,新派全不“食气”,新人多不知“气”为何物。
旧派唱曲有快慢宽紧,以表喜怒哀乐,新派仅有一流水;旧派常有唱快板,新派不能唱快;旧派唱慢时是真慢,腔口宫商都随叮板而慢,新派唱慢是假慢,叮板慢时便多插花字花腔,实际并不是慢。 

古腔之亟需提倡保存
古腔粤曲有百年以上之历史,具有如下之优点:
1.以桂林官话唱出,具一脉相传之艺术风格,问字取腔,无咿呀满口之弊,且于语言统一方面,有甚大助力。
2.具有生、旦、老、大等种种歌喉,饰演身份不同之人物,惟妙惟肖。
3.有五花八门之板面及过门,以适应种种不同之腔调,使听众于聆歌之余,得以欣赏声韵悠扬之音乐。
4.在歌曲方面,字眼、运腔、法口都有研究,尽善尽美。
5.度曲规律谨严,梆子二簧界限分明,而腔口变化甚多,一曲有一曲之特腔。
6.歌曲节拍紧凑,曲中喜怒哀乐,宽紧疾徐,若合符节。
7.唱曲有真快真慢,快时如狂风疾雨,排山倒海;慢时如姗姗莲步,婀娜生姿。
8.名曲俱经名人推敲,一字不苟,绝无伤风败俗貉淫。
9.八大名曲,经无数音乐先进悉心研究,集腔调之大成,达艺术之巅峰。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17 )
日期:2006/01/22 22:12
留言者:ming

枫林月

梁醒波有一首《黑海归帆》就用了入声字做韵,这是一首宣传禁毒的粤曲。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18 )
日期:2006/01/23 09:10
留言者:楓林月
電郵:whoissyewinglee@yahoo.com.hk

Ming 兄,

謝謝提點, 請問有沒有梁醒波《黑海归帆》的曲譜, 如其他曲友擁有此曲或曲譜的話, 可否賜贈? 我會把這請求轉貼求曲區.

(表情11)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19 )
日期:2006/01/23 21:43
留言者:楓林月
電郵:whoissyewinglee@yahoo.com.hk

堅兄在另題「琵琶記」提醒在「問字取腔」這標題下, 有幾個不同的問題混在一起, 應該「釐清先於發問」, 我亦深有同感. 想徵求網主及其他曲友支持, 可否把它分拆成以下三題:

1) 「問字取腔」 – 保留現欄, 只談問字取腔或必不可免的附帶論題, 譬如拉腔的技巧, 語音、押韻對拉腔的影響, 古腔中州音與真聲平喉白話對拉腔的影響, 等等.

2) 「古腔粵曲与真聲平喉白話粵曲的分別和優劣」 – 把篇號 7, 15, 16 撥往新題, 另闢園地討論這個精彩範圍.

3) 「練聲、腔、白的竅門」 - 把篇號 9. 10. 12, 13 撥往新題, 相信很多熱衷曲藝的朋友和誨人不倦的前輩都會歡迎.

請立哥和曲友們給意見.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0 )
日期:2006/01/23 23:18
留言者:Tim

Ming兄

多謝你的回應!

恕我孤陋寡聞, 對粵曲認識有限, 對古腔和其他地方戲曲更一竅不通. 對你所引述前辈潘贤达的说法, 在所列出所謂旧派粤乐与新派之比较, 及古腔之亟需提倡保存兩項目, 雖有很多不同意和不明的地方, 但亦覺得確實其中有不少见解值得深思. 因所涉層面大, 即如楓林月兄所說, 有很多問題亦已超越本標題, 先在此謝過, 日後再行請教!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1 )
日期:2006/01/24 08:40
留言者:xo
電郵:xo2005xo@126.com

窃以为,粤剧(粤曲)既要继承传统,更要推陈出新。死守传统,一成不变,更无出路。粤曲由桂林官话转为粤语方言,乃一划时代的进步。试想,粤曲还是用桂林官话来唱,会有多少人愿意听?听都听不懂,能提起兴趣吗?难道为了唱(听)粤曲,又要去学一门“外语”(外地方言)?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2 )
日期:2006/01/24 18:37
留言者:ming

有关唱粤曲用古腔,潘贤达在1954年曾撰写过一篇《粤曲论》提及:

吾粤音乐,本由北乐之皮黄脱胎而来,北乐之唱曲说白,原采用中州口音,传至南方,乃以广西桂林为总汇,唱白亦改用桂林话,盖因前清官吏,除京官外,都是说桂林话,故桂林方言亦称为“官话”也。歌剧由广西流入广东,分为两大支,一为粤剧,一为汉剧,二者唱曲念白,均以桂林官话为正宗,后经辗转相授,伶人又多不学无术,以至错谬百出,遂造成所谓“戏台官话”(汉剧方面,亦杂以潮州方言,不入本文范围,姑置勿论)。时至今日,歌唱更采用广州土话,腔调亦大为变化,去古愈远。或谓粤人唱粤曲,应当用粤语,此说似是而实非。大凡一脉相传而来之艺术,自有其固定风格,譬如汉画,自有汉画风格,其比例逼真纵不如西洋画,亦不能以西洋画法而写汉画也。粤曲有百年以上之历史,一向都用桂林话唱出,已具一种固定风格,一改粤语,风格尽失,神气不存。例如戏台念白之“不好了”,“这便怎好”,“杀败了”等等辞句,若改念粤语,便威风尽失。在今日全用粤语之优伶及唱家,念到此等辞句,亦要念桂林话,可见彼等亦自知粤语之不合用矣。在歌唱方面,粤语有甚大缺点,大凡度曲,以问字取腔为正宗,粤语入声字甚多,如“落”字,“福”字,“插”字等,真是磔格不堪入耳,若以“落”字拉腔,岂不是要“落岳岳岳”,福字拉腔,要“福屋屋屋”,插字要“插鸭鸭鸭”耶?今之歌者,明知不行,乃放弃问字取腔之正宗唱法,而塞入“咿”“呀”以代拉腔,遂至咿呀满口,唱三个字之曲文,可能有十个八个咿呀,试问唱京曲者,有如是唱法乎?粤语所不宜于歌唱,显而易见。尤有进者,广州土话,不过是广东方言之一种,若广州人唱梆簧要用广州土话,则东莞人唱梆簧便要用东莞土话,四邑人便要用四邑土话,客籍人要客家话,推而至于宁波或福州人唱北剧,要用宁波或福州话,有是理乎?总之,采用桂林话度曲,不独保存固有艺术,且于语言统一方面实有甚大助力。

小弟亦曾听一些前辈说,粤曲用古腔念唱,就算不是广东人也听得懂七八成。

可惜现在懂桂林官话者,已凤毛麟角。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3 )
日期:2006/01/26 10:24
留言者:xo
電郵:xo2005xo@126.com

潘前辈此论,恰恰提醒了粤剧编剧和粤曲撰曲家,在唱词中避免用闭口的入声字作韵脚。
粤剧、粤曲之所以称粤剧、粤曲,而不称“桂剧”、“桂曲”,因为粤剧、粤曲乃植根于粤语方言(“粤剧姓粤”,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当年的先辈们不改用粤语来发音,恐怕现在已经不存在粤剧、粤曲了。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4 )
日期:2006/01/26 12:15
留言者:edward

ming兄,閣下在#16 提及八大名曲是那几首。願閒其詳.謝。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5 )
日期:2006/02/01 19:57
留言者:大夫

「問字取腔」真的是這裡所說的意義?

潘贤达雖是先賢, 對粵曲也有一定的貢獻. 但這不代表這裡所說的是有意義. 就算把環境推回他的年代, 幾句話中還是有爭議的.
不過還是多謝ming 提供這些有意思的歷史資料.

修正或刪除

Re: 問字取腔 ( No.26 )
日期:2006/02/01 23:49
留言者:楓林月
電郵:whoissyewinglee@yahoo.com.hk

Ming 兄:

回應你在2006/01/22 22:12的留言"梁醒波有一首《黑海归帆》就用了入声字做韵,这是一首宣传禁毒的粤曲." 我剛下載了此曲並聽了一下, 謝謝相贈, 順祝新春順境.

可惜此曲全首都是由白欖和小曲組成, 並無任何拉腔, 所以仍然無法用來推敲入聲字押韻所引起的困惑. 借溫總語氣, 希望你和其他能者更 "深層" 搜索, 找到入聲字押韻的梆黃例曲或例句. (沉思)

修正或刪除

Page: [1] [2] [3] [4] [5] [6] [7] [8] < 回上一頁

主題 排列前端
姓名
你的電郵地址
現在心情 自定心情圖片網址 *心情圖片預覽表
留言密碼 (刪除或修改留言使用)
內容 (歡笑) (微笑) (大哭) (表情4) (大笑) (表情6) (表情7) (好!) (拍掌) (沉思) (表情11) (表情12) (表情13) (表情14) (表情15) (表情16) (表情17) (表情18) (表情19) (表情20) (表情21) (表情22) (表情23) (表情24) (表情25) (表情26) (表情27) (表情28) (表情29) (表情30) (表情31) (表情32) (表情33) (表情34) (表情35) (表情36) (表情37) (表情38) (表情39) (表情40) (表情41) (表情42) (喜悅) (滿意) (忍笑) (狂笑) (冷酷) (淺笑) (迷茫) (憂愁) (自傲) (驚訝) (大喊) (哭泣) (憤怒) (困惑) (蠱惑) (閉嘴)

   Cookie 保存


- 阿立粵曲天地 -
聲明
阿立粵曲天地(以下稱本網)所有留言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之立場,讀者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讀者若因信賴留言而招致任何損失,本網概不負責。 由於所有留言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或涉及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本網。本網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亦不可上載任何侵權文章,照片,曲詞,錄音及影片,敬請自律。 所有網內留言或文章,留言者均不可保留文章或留言的個人或非個人版權權利,惟他人如需在別處引述或登出,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