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覽 > 討論內容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日期:2010/01/24 06:55
留言者:大海

這是在網上看到的資料,不知有無用.
粵樂的音律

現代普遍流行于國際上的律制,是十二平均律。──即在一個八度之內,平均划分出十二個半音音級。
我國的古代理論,雖也是用十二音律制的。但事實上,卻有兩种不同的音律並存著──七弦琴、鐘磐等的音律仍以「十二音律」為基礎。而簫、笛、嗩吶及月琴、阮琴.、秦琴、洋琴....等民間樂器,則又流傳與使用著,另一种稱為「七勻孔律」的音律制度。──所謂「七勻孔律」,即在一個八度內,只划分為七個全音音級。且「乙凡」兩音是純五度。(西洋十二半音律的74兩音,則是減五度)。
而廣東的粵樂,就正原是應用這種七勻孔律的。(因為粵樂所使用的傳統樂器如簫、笛、嗩吶、洋琴、月琴或秦琴,還是七勻孔律的關系,所以其他沒有固定音位的按弦樂器,如胡琴、三弦等,也只能以七勻孔律來按音。) 故在介紹「乙凡線」以前,我們必須就這傳統的,民間流行的「七勻孔律」,先加以介紹。
我們分析粵樂的四個「線」,它們之間,其實只有正音不同之別,所用的總音,其實是同樣的七音(叫作「同均」,)如下表所示︰

F C G D A E B
1=C 合尺線 ↑凡 上 合 尺 五 工 ↓乙
1=C 乙凡線 ↑凡 上 合 尺 五 工 ↓乙
1=G 上六線 ↑一 凡 上 合 尺 五 ↓工
1=C 士工線 ↑凡 上 合 尺 五 工 ↓乙

修正或封鎖

Page: [1] [2] [3] [4] [5] [6] [7] < 回上一頁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1 )
日期:2010/01/24 09:58
留言者:

大海曲友:

感謝介紹音律知識。 (拍掌) (拍掌) (拍掌)

請澄清指教 閣下 有關 “士工線” 之說法 ...... (沉思) (沉思) (沉思)

依小妹之理解:-

士工曲牌: 1=C = 上
士工線: 1=Bb = 上

請不吝賜教!先謝! (表情35) (表情35) (表情35)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2 )
日期:2010/01/25 19:52
留言者:大海

士工線妳是全對. (拍掌)
現今基本合尺與士工,都同用合尺線(C調)了.因現塲難即時較音所導至.
多謝指正. (表情13)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3 )
日期:2010/01/26 20:01
留言者:kc
電郵:enkcwong2003@yahoo.com.hk

(微笑)可否表列七勻孔律同十二平均律之間的関係呢?
相信咁大家會易明d! (表情11) (表情11) (表情11)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4 )
日期:2010/02/16 12:31
留言者:朝朝雲

日前 聽 余少華教授 粵曲講座,第四講 專題 講 南音,
播放 杜煥 瞽師 彈箏自彈唱 之《霸王別姬》,
中段 轉【乙反南音】,余教授 從旁講解 彈箏伴奏 只彈 正線音,皆因 個箏 沒有 調 乙、反音 ......

小妹如有說錯,務請不吝雅正為荷! (表情11) (表情11) (表情11)

皆因 以上所說 已超出了 小妹聽力辨識能力範圍,
小妹只能就理性上能理解的話,向 曲友同好 報告 ....... (迷茫) (迷茫) (迷茫)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5 )
日期:2010/06/27 09:09
留言者:箫伯

[七勻孔律]在乐器中具体的代表为秦琴,
但现在经常被受排斥,认定为音准不行,
具体原因是现在的[七音律]也向[十二律]靠近.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6 )
日期:2010/06/28 20:36
留言者:南音过客

声音可分为噪音、乐音。
噪音即击乐。
乐音的振动有规律,比如一秒振动多少次。振动一次就是一赫兹,记作1HZ。
振动次数越多,这个音就越高。
如果两个音的振动次数之比是1比2(当然,反过来说2比1也可以),这两个音就是八度关系。
在一个八度之内,有多少个音,音与音之间的振动次数之比是多少,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就是律制所研究的问题。比如,一个八度之内有13个音,就是十二律(不是十三律,因为首尾两个音是八度音)。世界各地的律制种类繁多,没有几千也有几百种。一个八度之内,有的律制有八个音(含八度音,下同),有的律制多则几十个到几百个音也有。常见的律制有十二平均制、五度相生律、纯律等等。
十二平均律是十二律的一种,相邻的两个音的振动次数之比是1:1.059463094左右,比如C:#C=1:1.059463094。
另外要确定标准音,一般以A=440HZ为标准音。则升A(#A)振动次数就是440乘以1.059463094,以此类推。这十二音是: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不过,一般也用不了这么多个音。通常用7个,即从12个音中来个“12选7”。通俗地说,就是,我要唱C(或#C或D,或别的什么)调,该用C #C D #D E F #F G #G A #A B中的哪七个作为1234567呢?
唱C调,就以CDEFGAB分别当作1234567。唱#C调,则其1234567比C调的1234567向右移一个音,比如1音是#C,又比如7音,就以C音为7音。以此类推。

粤乐的七均律,除了八度音以外,只有7个音,不用搞什么多少选七了,全用来作1234567。
(待续,回家吃饭)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7 )
日期:2010/06/29 08:18
留言者:檀郎

坐等南音過客快點吃完飯。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8 )
日期:2010/06/29 10:52
留言者:南音过客
電郵:hrm43766194@gmail.com

“线”的问题

“线”是什么?目前,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看法:

一是将“线”看作是旋律骨干音,以某粤曲入门教材为代表。比如合尺线,就是以合尺两个音为骨干音。(南音过客倾向于这个观点,甚至认为,所谓骨干,就是某些音用得比较多,合尺线就是合尺两个音用得较多。)

二是,二胡(高胡)两条弦的空弦音当作合尺,就是合尺线,士工线、乙反线类推。(南音过客认为,这其实是转调。比如,将高胡空弦音固定为GD后,当作合尺就是C调,当作士工就是降B(#A)调,等等,大家参考我上面所说的各个调的1234567是C  #C  D  #D  E  F  #F  G  #G  A  #A  B中的哪七个音就可以验证。)

  但这也不等于第二个观点就是错的。我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几百年来所形成的语言习惯,又或者不大注意用词统一口径。两件事,却用同一个词。

  对于第二种情况,内地的乐器教材上多用“弦”的提法。比如15线,是粤曲粤乐粤剧界的说法,内地乐器教材多称“15弦”。(是不是在粤语中,“线”比“弦”读得省力,所以“15弦”常读成“15线”?)

  南音过客的建议:

  如果是指一段音乐以什么音为骨干,就继续称为“线”。而二胡(高胡)空弦音当作什么音,比如当作15两音,就叫作15弦。

  52(合尺)、63(士工)、74(乙反)、15(上六)线,是指以52(合尺)、63(士工)、74(乙反)、15(上六)为旋律的骨干音,用得较多。

  52(合尺)、63(士工)、74(乙反)、15(上六)弦,是指二胡(高胡)空弦音当作52(合尺)、63(士工)、74(乙反)、15(上六)来演奏。至于是什么调,那就看空弦音是C  #C  D  #D  E  F  #F  G  #G  A  #A  B中的哪两个了。

  对演员来说,会唱到52(合尺)、63(士工)、74(乙反)、15(上六)线。

  对高胡手来说,你唱什么线,他就拉什么线。 至于“弦”,高胡一般用52和15,用63和74等等也可以,就看他水平如何、用什么空弦音(GD或AE,等等)以及演员唱多高的调。你只需告诉高胡手用什么调就可以了,高胡手自会选择他认为合适的高胡空弦音,决定空弦音当作52还是63、74或15?至于他的高胡空弦音是什么,会用到什么“弦”,演员不必关心。演员关心乐器的空弦音、弦、线等问题是毫无任何意义的。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9 )
日期:2010/07/01 05:22
留言者:檀郎

十二平均律是為了方便樂曲轉調而制定出來的折中律。
中國傳統的七分律其實更接近自然律。
現在的粵曲轉調多了,引進十二平均律是勢之所趨。
如果採用七分律制,乙反線和正線除了骨幹音不同,音階沒有變。
(就這點來看,空弦音就是骨幹音的說法值得斟酌。)
如果採用十二平均律,說起來話長了。

修正或刪除

Re: 有關乙反音律資料 ( No.10 )
日期:2010/07/04 03:54
留言者:檀郎

採用十二平均律來演奏乙反線,通常以降b作乙。由於乙反線多會避開第三級音e(工3),餘下的六個音便與降b調的士工線重合。這種沒有工(3)音出現的情況下,乙反可以記成士工線,例如絲絲淚。
工(3)要降半個音才能變成士工線的反(4),這個音不符合粵樂的習慣旋法。因此有工(3)出現的時候,只好繼續保持正線記譜,如雙聲恨第三段。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改變傳統聲律來適應十二平均律,但在粵曲伴奏中很多時候是不可行的。而且由於中指音的消失,這個調式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乙反了。聽現在的曲子總不如聽舊曲有味,這是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修正或刪除

Page: [1] [2] [3] [4] [5] [6] [7] < 回上一頁

主題 排列前端
姓名
你的電郵地址
現在心情 自定心情圖片網址 *心情圖片預覽表
留言密碼 (刪除或修改留言使用)
內容 (歡笑) (微笑) (大哭) (表情4) (大笑) (表情6) (表情7) (好!) (拍掌) (沉思) (表情11) (表情12) (表情13) (表情14) (表情15) (表情16) (表情17) (表情18) (表情19) (表情20) (表情21) (表情22) (表情23) (表情24) (表情25) (表情26) (表情27) (表情28) (表情29) (表情30) (表情31) (表情32) (表情33) (表情34) (表情35) (表情36) (表情37) (表情38) (表情39) (表情40) (表情41) (表情42) (喜悅) (滿意) (忍笑) (狂笑) (冷酷) (淺笑) (迷茫) (憂愁) (自傲) (驚訝) (大喊) (哭泣) (憤怒) (困惑) (蠱惑) (閉嘴)

   Cookie 保存


- 阿立粵曲天地 -
聲明
阿立粵曲天地(以下稱本網)所有留言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之立場,讀者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讀者若因信賴留言而招致任何損失,本網概不負責。 由於所有留言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或涉及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本網。本網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亦不可上載任何侵權文章,照片,曲詞,錄音及影片,敬請自律。 所有網內留言或文章,留言者均不可保留文章或留言的個人或非個人版權權利,惟他人如需在別處引述或登出,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