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覽 > 討論內容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日期:2015/05/04 21:32
留言者:大海

在阿立網上學到的,有很多有用的束西,
更令本人抱著多看,多學及多討論以增長知識,
但有時亦有對它的失望,
當學多言多,會引來失望的迴響,
”帝女花“瑞蘭一句“君非亡國君,亡在群臣無抱負”。
真不知是如何去對它。


修正或封鎖

Page: [1] [2] < 回上一頁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3 )
日期:2015/05/05 12:57
留言者:麥友成

犬齒人皆有之,狗噏實屬平常! (表情24)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4 )
日期:2015/05/05 13:36
留言者:蛇仔明

大海哥:

瑞兰安慰皇帝,亦系人之常情。例如去医院探病,明知无得救,都梗系对个病人讲:医生话无乜事,好快出得院架勒。

(表情37) (表情16)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5 )
日期:2015/05/05 16:33
留言者:LEN

瑞蘭那句説話不是對皇帝講的,是在"迎鳳"一場對長平公主講的! (表情34) (表情23)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6 )
日期:2015/05/05 20:54
留言者:南音过客
電郵:893316234@qq.com

据说,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中国古代小说:“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情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颂扬的全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
对于安坐朝堂的君臣们来说,自己是正统、正义的化身,而造反的人无非是些暴民、流寇、乱臣贼子罢了。帝王将相们完全无视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的事实‘;也不知道小百姓没饭吃,以观音土充饥而死;崇祯帝只做了十七年皇帝,地方上却预征了几十年的赋税......
小说都不将农民当作主角,更何况帝王将相呢!他们哪里能够看到劳苦大众的身影呢?
如果能成功镇压农民的造反,那当然是皇帝英明、群臣效力的结果。如果亡国,就要怪群臣无抱负了。
老百姓都是守本分的,但凡能够日吃三餐、夜宿有屋,谁又会吃饱了撑的拿起刀枪来对抗官府、啸聚山林呢?
看不到老百姓为什么造反,自然只能怪群臣无抱负了。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7 )
日期:2015/05/05 20:59
留言者:南音过
電郵:893316234@qq.com

中国历史上的预征税

热映大片《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鹅城下,汤师爷对即将走马上任的县长张牧之说:“鹅城的税都收到90年以后了,就是西元2010年,老百姓都没油水了。”看到这里,观众们不禁一笑。导演设计这句台词当作一个笑料,不意却道出一段匪夷所思却又真实的历史,因为中国历史上确有预征税。预征税,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征收以后的税款,属于寅吃卯粮,加倍盘剥老百姓。预征税多发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统治者军费不足,除了巧立名目增加税收,便是预征以后的税款。

北魏后期,烽烟四起,各地农民起义和地方叛乱此起彼伏。国家军费开支庞大,国库吃紧。据《魏书·食货志》记载:“正光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也就是说,为了弥补军费不足,北魏孝明帝预征了全国6年的田赋,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有关预征税的最早记载。

先河一开,后继者多多。隋炀帝贪于享乐,奢靡无度,“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逆收就是预收,他预收了多少年呢?瓦岗寨起义军首领李密在讨伐隋炀帝的檄文中给出答案:“头会箕敛,逆折十年之租。”(《旧唐书·李密传》)隋炀帝预征了整整10年的田赋,如此暴政,不亡待何。

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中央财政急剧萎缩,而财政支出却急剧膨胀。“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为了筹集钱财,唐朝统治集团想了各种办法,开征了各种税收,其中间架税(以房屋为课征对象,相当于房产税)还曾引发过骚乱。而预征税也是其中之一。《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宣宗既复河、湟,天下两税、榷酒茶盐钱,岁入九百二十二万缗,岁之常费率少三百余万,有司远取后年乃济。”每年国家的财政赤字有三百余万,如何弥补,只有预征后年的赋税了。

南宋时,内忧外患,财政吃紧。宋高宗绍兴二年有大臣上书:“一遇军兴,事事责办;有不足者,预借来年之赋;又不足者,预借后年之赋。虽名曰和,乃强取之;虽名曰借,其实夺之。”绍兴六年曾“预借江、浙来年夏税绸绢之半,尽令折米:两浙绸绢各折七千,江南六千有半,每匹折米二石。”宋理宗淳八年,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陈求鲁奏:“本朝仁政有余,而王制未备。今之两税,本大历之弊法也。常赋之入尚为病,况预借乎?预借一岁未已也,至于再,至于三;预借三岁未已也,至于四,至于五。窃闻今之州县,有借淳十四年者矣。以百亩之家计之,罄其永业,岂足支数年之借乎?”(《宋史·食货志》)从奏疏中可以看出,预征三四年已是常事,有的地方已经从淳八年预征到淳十四年,预征了6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淳这个年号总共才用了12年。

明末天下大乱,政府军费严重不足,只得不断加派田赋,如有名的“三饷”(辽饷、练饷、剿饷),也曾进行过田赋的预征。清初财政紧张,不得不沿袭旧制。户部尚书车克在谈及陕西的情况时说:“自故明崇祯年间,秦中军兴浩繁,需饷甚殷,持筹者计无所出,遂议于通省地方预征三分,以济燃眉。其初亦曰偶一行之。后遂相沿为例,以致延、庆诸郡民穷为盗,地荒而丁绝,竟不可问焉。迄今沿袭未革。”之所以“沿袭未革”,是由于“秦中满汉兵马云集,本省钱粮不足,全望拨济者以充之,而协解多不如期,此预征之弊所由难返也。”在明末还只是预征三分,至清初已是预征五分。清朝后期,对内镇压各地起义,对外支付列强赔款,“耗财之途广,而生财之道滞。”清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已无法在东南课征田赋,只能在其他地区进行预征,咸丰三年十月,“预征山西、陕西、四川三省粮赋。”光绪十三年,由于黄河决口,预征全国当铺20 年的当税。

再说《让子弹飞》中的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为了筹集军费,军阀们巧立各种苛捐杂税搜刮百姓,其中以预征税最甚。田赋预征初为借垫,最初的办法是地方军阀在各自管辖区域内,按民户资产多少,分为若干等级,确定借垫数额,责令团保限期勒缴转解,以第二年税粮作抵。各地竟相效仿,始成制度。后因久借不还,愈积愈多,加之借款数量不能满足地方军阀的需要,遂转为预征。开始一年两征、三征,后来一年四征、五征,最多者一年八征、九征,预征已严重失控。1920 年以后,预征的范围几乎波及各省,预征的年限长短不一,少则一年,一般在5 年左右,多则达到十几年甚至30 年以上。预征收入成为各地军阀的重要财源。

预征最严重的首推四川省,在民国初年已“预征田赋至民国四十一年及六十二年者,且有至民国八十三年者。”也就是说四川已预征到了1952年、1973年和1994年。即使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各地军阀较之北洋政府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是以四川省为最甚,最耸人听闻的,四川安县1934 年竟然预征了2012的田赋。

纵观历史,预征税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点:预征税多发生在兵荒马乱、穷兵黩武之时。统治者的腐化无度、贪欲膨胀,导致民怨沸腾、揭竿而起。为平息暴乱,统治者举兵讨伐,军费增加,国库入不敷出,预征税随之产生,百姓负担日益深重,经济濒临崩溃。在这个恶性循环中,预征税充当了一个王朝速朽的催化剂。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8 )
日期:2015/06/24 08:50
留言者:peter

端蘭指的是 徐才厚 谷俊山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9 )
日期:2015/07/01 16:05
留言者:南音过客

如果群臣有抱负,请从群臣开始,到地方乡绅,主动将耕地赠予无地农民。否则,农民没有耕地,衣食无着,总有一天会起来造反的,江山也保不住。
但要求帝王将相们主动赠地“割肉”,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王朝的灭亡,不可避免。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10 )
日期:2015/07/01 20:46
留言者:寸草心

咁......閣下...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沉思)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11 )
日期:2015/07/02 11:00
留言者:南音过客

大海兄的题目是“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但正文谈的却是如何对待某一句粤剧台词。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12 )
日期:2015/07/02 17:27
留言者:寸草心

請繼續... (表情35) (表情33)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13 )
日期:2015/07/02 17:33
留言者:TL
電郵:hhwong555@yahoo.com.hk

樓主的意思是:你們無抱負,令我失望。 (大笑)

修正或刪除

Re: 如何對待粤曲這東西 ( No.14 )
日期:2015/07/02 17:58
留言者:麥友成

誰願意對牛彈琴~更不會去點牛皮燈籠~ (表情24) (表情23)

修正或刪除

Page: [1] [2] < 回上一頁

主題 排列前端
姓名
你的電郵地址
現在心情 自定心情圖片網址 *心情圖片預覽表
留言密碼 (刪除或修改留言使用)
內容 (歡笑) (微笑) (大哭) (表情4) (大笑) (表情6) (表情7) (好!) (拍掌) (沉思) (表情11) (表情12) (表情13) (表情14) (表情15) (表情16) (表情17) (表情18) (表情19) (表情20) (表情21) (表情22) (表情23) (表情24) (表情25) (表情26) (表情27) (表情28) (表情29) (表情30) (表情31) (表情32) (表情33) (表情34) (表情35) (表情36) (表情37) (表情38) (表情39) (表情40) (表情41) (表情42) (喜悅) (滿意) (忍笑) (狂笑) (冷酷) (淺笑) (迷茫) (憂愁) (自傲) (驚訝) (大喊) (哭泣) (憤怒) (困惑) (蠱惑) (閉嘴)

   Cookie 保存


- 阿立粵曲天地 -
聲明
阿立粵曲天地(以下稱本網)所有留言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之立場,讀者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讀者若因信賴留言而招致任何損失,本網概不負責。 由於所有留言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或涉及任何侵權行為,請聯絡本網。本網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亦不可上載任何侵權文章,照片,曲詞,錄音及影片,敬請自律。 所有網內留言或文章,留言者均不可保留文章或留言的個人或非個人版權權利,惟他人如需在別處引述或登出,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