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5 ) |
日期:2010/06/28 21:45 留言者:大海
 |
小曲一般是指以粵樂譜上詞作唱之曲. 它不屬梆黃類卻與梆黃結下不解緣,只因很多作曲者為粵劇之頭架師父. 又因它不屬梆黃,所以不受上下句之約束,但最佳仍需押韻腳. 雖云不受上下句之約束,但卻有時當作上句用. 現今之時代曲應不算是小曲,只可謂雜曲也.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6 ) |
日期:2010/06/29 09:14 留言者:唔知點分
 |
大海 ”曲牌體--------如小桃紅、步步嬌等曲牌. 小曲體系----如蕉窗夜雨、絲絲淚等”
如何分別曲牌體.小曲體系,因一直以為 ”小桃紅、步步嬌”等為.小曲體系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7 ) |
日期:2010/06/30 20:46 留言者:胡小姐
 |
錯誤的學識自然不能分別. 不過有的人可以強詞奪理, 有的人可以糊弄忽悠. 如今在阿立這裡, 你會看到很多這兩類的留言.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8 ) |
日期:2010/06/30 22:34 留言者:大海
 |
言之正否,當然需自己分辨理解,盲從只因寡聞. 是否正確可自尋資料而証之, 目下之書本、資料未可說句句為真,但總不是全假的,習之也會大成的. 閒談不論功與過,如有料分放、分享也為樂,只要有心與不離題. 錯或漏自會有高人指點的, 世上誰是最真最正碓,那管他,倒不如自得其樂, 老前輩也未能說出全部真情,况且曲也是千變萬化也,仍要按格.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9 ) |
日期:2010/07/02 16:13 留言者:tee
 |
板者就是木板,  戲台太細----難----難-難  妓女的名字和所唱的曲名.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0 ) |
日期:2010/07/04 15:19 留言者:大海
 |
板腔體簡單地說: 板-----拍子、節奏配合速度.(非指物件) 腔----步內的字與字相連之音符音段. "板腔體"是將板和腔結合,成為之唱段體系. "板腔體"一般以齊言之唱詞為主,以節拍將句內的字節打散,出現字與字間疏密變化,再配合速度、聲音之強弱及情感之悲喜,以不同音域的運用,再將步內字與字間,以唱腔連接起來,再組成句逗. 不同之板式亦由此而生,也可利用音域,創出不同的腔調,這種唱腔的結構總稱為"板腔體". 唱腔的逗、句、段與節之間,常以樂奏過門式墊頭相隔,令頓歇清晰,句逗分明. 板腔體亦為可塑性最大的曲調,可衍生出各種板式、行當曲調;令戲劇性的表現力更優美. 它亦能按地方、個人加添板腔作點飾.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1 ) |
日期:2010/07/05 21:36 留言者:邦仔
 |
我都覺得胡小姐胡得有點理,大海先生是才識淵博,但好像有時有點不對,我這一兩年對粵曲有點興趣,也嘗試學著唱,也買了點書閒時看看,但其中似乎與大海先生有點差別. 板腔體好像是戲曲現今主要流行的唱腔音樂體式,我看過有關京劇唱腔的書,也自稱屬於板腔體,而像崑曲那類就是曲牌體,也有人提出詩讚體,但這只是香港那個編劇區文鳳提出. 曲牌體好像也主要是針對唱腔音樂體式的問題,並非如大海先生提出的小桃紅或步步嬌. 小曲體系又是不同,因為按粵曲書上講,曲牌體是戲曲體式,小曲體系只是指使用的小曲,是網上曾經提過的陳卓瑩在粵曲寫唱常識中提出,我看過其他粵曲書如黃少俠的粵曲基本知識也沒有提及,但按我的理解,曲牌體和小曲體系應該是不同的理解範疇,不應放在一起來對比參考. 按我學唱的音樂師傅講,小桃紅本來是殯儀館奏的死人音樂,步步嬌是仙姬送子中的牌子,兩者好像是不同的,因為仙姬送子師傅說是崑曲十三腔中的曲牌. 小桃紅不應該是崑曲曲牌吧? 蕉窗夜雨和絲絲淚好像又是不同,記得我在師傅的書中看過一本很大很厚綠色的粵曲唱腔音樂大全,分為套曲牌子,小曲雜曲和廣東音樂,蕉窗夜雨和絲絲淚好像屬廣東音樂. 請各位指正.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2 ) |
日期:2010/07/05 21:56 留言者:師父仔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3 ) |
日期:2010/07/06 00:03 留言者:胡小姐
 |
邦仔: 你是年青人吧. 不想誤導你. 我在#2 是胡小姐所說(胡說). 但都還比樓主有理.大海在阿立這裡所發各貼, 十有八錯. 讀者自己小心吧.
這個主題,我重覆大夫以前的留言吧,大夫是有研究的學者,用詞精準: 粵曲組織分成三個体系: 板腔体系、曲牌体系、和民謳体系, 曲牌体系是小曲和牌子兩類,民謳体系是所有的民間說唱如南音,木魚,山歌等。
梆簧是板腔体系中的二種,基本上不應叫作曲牌。曲牌的意義是很清楚的,一是文學上的元曲;每一曲都是以曲牌填詞而成,元的曲牌源自宋的詞牌。但在粵曲中作為体系卻是指小曲和牌子兩類. 小曲原來只有小調, 後來便包括了所有的創作音樂. 另一類是如今指從昆曲演變到戲曲的曲牌,也叫做牌子,在粵曲中如"陰告","困谷口","一碇金",”排歌”之類。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4 ) |
日期:2010/07/08 20:39 留言者:大海
 |
邦仔: 多謝你的回應,先說很大很厚綠色的粵曲唱腔音樂大全,它的名字叫"粵曲唱腔音樂資料大全"由陳杰華主編的,由台山市華寧彩印廠制版印刷. 此書記錄音樂例句之多,可說無雙,粵曲的曲式也很詳盡,文字則仍未能完全滿足,無論如何此為一本好書,可惜並未有正式發行,難以購買,此書值得一看再看. 小桃紅為"昆曲"牌子體系,所以其它曲種不提及也是對的,如想參考可O昆曲的書找尋. 人當然會有錯,更望可提出作討論求真理,粵曲記載並不太多,所以有時也以將學的知識,及書本記載同時作推理,以求道出真理. 陳卓瑩在粵曲寫唱常識,可在圖書館找到,亦可找到牌子曲的資料的.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5 ) |
日期:2010/07/08 21:22 留言者:大海
 |
www.tdm.com.mo/video/play.php?v=219 可到此站聽一聽粵曲體系的分釋. 更需留心第二及三段所說之要點. |

|
Re: 何謂板腔體、與曲牌體及小曲體系之分別 ( No.16 ) |
日期:2010/07/12 20:38 留言者:大海
 |
我國的戲曲進程, 自有學者追尋, 只要努力求知, 不難領略個中之美妙, 討論應以真誠相對, 以罵或指桑之形式討論, 有欠風度, 希望能指出錯處, 以便改進, 不致跌下後不能起來. 胡小姐提出的人物, 本無留意, 以誠心學習心翻查留言, 發覺很多留言被删去, 按樓主定出之要求, 我看就算有才也欠品也? 聲、音---(單出為聲、混合相近的聲為音), 接著由像形轉成文字, 有識之仕創作吟誦用的詩歌, 轉入行酒令, 再轉以詞配合五音、四聲作吟唱, 調譜以平仄作平台, 填上詞句作吟唱, 又因以口傳而失傳, 詞譜之填詞試舉例作證: (X為可平可仄) 平X仄, X仄仄平平. X仄X平平仄仄, X平X仄仄平平. X仄仄平平. 白居易填之詞: 江南好, 風景歸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蘇東坡填之詞: 春未老, 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發展至宮庭與民間各出腔調, 如弋陽腔等. 民間以歌謠為主. 又再發展以唱、唸、做、打之舞台運動. 繼在蘇州一帶之金元北曲, 被魏良輔妄棄以昆山腔為基礎, 吸收海鹽、弋陽、余姚及民歌小調, 又以北曲唱法技巧, 造出人稱” 水磨調” 新腔, 為” 昆腔”. “昆腔” 以節柏(板位)及四聲作腔, 為板腔的始祖, 又以工尺作傍記, 也為工尺譜之始. 再轉而出現大量地方板腔唱調, 及至梆子之出現, 也經歷多時才可正式溶入, 又加入二黄(或二簧)令曲牌式唱腔正式成立. 粵曲基本最小也分為五個體系: 1/曲牌體系(梆、黄曲式,亦為粵曲之骨幹) 2/歌謠體系(謳是為其中一種曲式而不成體, 包括有拍之南音、粵謳, 散板的木魚、龍舟、山歌、送嫁曲等) 3/雜曲體系(包括牌子曲、小曲及各地板腔曲. ) 4/唸白體系 5/敲擊體系 板腔體是指節拍與四聲把詞句分步、節, 以唱法表達的曲. 曲牌也可歸為板腔體, 它以固定的板數, 配合固定詞的字數而成的. 舉一例: (秦腔--梆子之二六板) --、--X--、--X--、--X--、--X--、--X--、--X ---1--------2---3----4-------------5---------6---------7 另一式為: (可見其靈活性) --、--X--、--X--、-(X--L)--X--、--X--(L--X) ---1--------2---3----4------------------5----6----7 粵曲之梆子七字句中板: --、--X--、--X--、--(X)--、--X--、--X--(L--X) ---1--------2---3----4--------------5---------6---7
|

|
|